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发展调研报告:传承不足,更多偏重经济价值
为贯彻落实峰会的指示精神,总结经验,创新发展,续写新时代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发展新篇章,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,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成调研组深入9个市州开展了专题调研,形成本调研报告。
通过调研,课题组摸清了全省传统村落的基本情况。一是量多面广,位列全国第二。自2012年起,贵州省共有四批、545个村落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,占全国总量的13.1%,仅次于云南,位列全国第二。二是依山傍水,风貌古朴迷人。该省传统村落聚族而居,这些阶梯式、平谷式、傍水式、台地式的传统村落与黔山秀水浑然天成,完整地保存着“山水—田园—村落”的格局。三是类型多样,风物丰裕闲美。按照历史、格局、建筑和非遗等资源禀赋可将传统村落分为特色文化类、特色景观类、特色产业类、特色聚落类和特色工艺类等五大类。四是文化多彩,风俗独特绚丽。这些传统村落活态传承着奇丽的风俗文化、古朴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等,彰显出该地区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和历史文化的厚重性。
课题组总结了全省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发展五个方面的主要做法:一是立足长远,统筹推动,形成组织、法规、资金、技术、人才“五位一体”保障新供给。二是整体保护,挖掘价值,形成风貌、风俗、风物的“三风资源”保护利用新格局。三是整合资源,突出重点,推进生活环境、生产环境、生态环境“三生环境”协同新建设。四是因地制宜,特色培育,以大扶贫为统揽,积极探索“多种融合”发展新路径。五是加大宣传,塑造品牌,打造峰会活动、试点示范、创业就业“三大平台”新动能。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效:一是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。二是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。三是形成保护利用多元模式。四是保护发展意识深入人心。
调研中,课题组发现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发展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问题:一是保护不足,覆盖面小、方法单一,与贵州省丰富的村落资源不相匹配。二是建设不足,基础设施、人居环境等改善上与村民期待存在较大差距。三是传承不足,偏重经济价值,与传统村落丰厚的多元价值不协调。四是发展不足,脱贫攻坚、产业培育、集体经济发展等任务艰巨。五是保障不足,资金统筹难、部门联动弱、人才技术缺等难题亟待破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