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:中小学生睡眠不足 率高达 49.1% 大学生学习时间大幅下降
更新时间:2018-12-11 14:22:10点击次数:7362次作者:汇景咨询
2018年12月10日,《时间都去哪儿了?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》发布会在北京召开。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、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、内蒙古大学中国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共同主办。
报告基于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(CTUS)数据,对中国大陆地区除新疆、西藏外的29个省份收集到的12,471个家庭(30,591名不小于3岁的家庭成员)的时间利用信息,进行系统分析。数据在全国、全国城镇、全国农村具有良好代表性。
1.我国居民劳动时间减少,休闲社交时间增加,生活品质提升
《报告》对比了2008年和2017年我国居民一天的有酬劳动、无酬劳动、教育培训、休闲社交和自我照料时间,发现其每天劳动时间(包括有酬和无酬)减少0.47小时;休闲社交和自我照料时间总共增加0.26小时,充分反映了我国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。
进一步,《报告》将有酬劳动细分为工作、家庭生产(如务农)两类,发现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入,我国居民有酬劳动时间分配有了结构上相应的调整。其每天的“工作”时间增加了1.08小时,而“家庭生产经营”时间则减少了1.00小时。
2 .四成工资劳动者有超时工作现象,有酬劳动时长居于世界前列
《报告》尤其谈到,2017年我国工资劳动者超时工作(净工作时间大于8小时)相当普遍,超时工作率高达42.2%。其中,非正规部门、低收入者、低学历者、制造业从业者、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的超时工作尤为严重。与14个主要国家相比, 2017年我国有酬劳动时长排名第一,比排名最后的意大利高出125%。这一方面表明我国居民就业比较充分,同时也表明我们居民的劳动强度高、生活压力大。
3.女性从“双重负担”转向“回归家庭”
《报告》显示,2017年我国女性和男性的无酬劳动时长比例接近3:1。虽然劳动分工的性别差异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缩小,但总体上,与男性相比,女性一天的时间分配仍呈现“有酬劳动时间短、无酬劳动时间长”“总劳动时间长、休闲社交时间短”的特点。
此外,从2008到2017年,我国女性、男性的总劳动时间比由1.10下降到1.05,其中有酬劳动时间比由0.73下降到0.69,无酬劳动时间比由2.60上升到3.15。女性有了从照顾家庭、赚钱养家的“双重负担”向家庭回归的趋势。
4 .学前和高中阶段,农村、低收入、低学历家庭的孩子学习时间更短
在义务教育阶段,不同家庭背景孩子的净入学率和学习时间差异不大。但在学前和高中阶段,农村、低收入、低学历家庭的孩子净入学率更低、学习时间更短。由此《报告》指出,义务教育向前、向后的延伸,应重点扶助弱势家庭孩子的教育,这将更有助于提升教育公平,提高代际流动性。
6.中小学生睡眠不足 率高达 49.1% ,应适当减负
数据显示,中小学生(尤其是小学生)严重睡眠不足。如果不包含午睡时间,其睡眠不足率高达49.1%。即使包含午睡,其睡眠不足率依然高达26.4%。学习成绩不是最好、写作业时间长的学生,最容易出现睡眠不足。对中小学生适当“减负”,确保他们拥有充足的睡眠,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。
7. 大学生学习时间大幅下降,可适当提高学业要求,提升学生质量
与高中生相比,大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减少了3.60小时,降幅高达37%。从学习释放出来的时间,一部分被用来睡觉,更大部分被用于休闲娱乐,尤其是打游戏、体育锻炼和课外阅读。因此针对大学生,提高其学业要求,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,适当“增负”,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。
8. 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,积极休闲时间成倍增加
2017年,我国不同人群的娱乐休闲时间差异不大,但娱乐休闲方式存在显著差异。城镇居民的阅读、健身、业余爱好等积极休闲时间明显高于农村居民,而看电视、休息等消极休闲时间低于农村居民。随着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,看电视时间大幅下降,而阅读时间成倍增加。
9. 中国式夫妻关系,经济功能甚于精神伴侣
当前,我国夫妻或家庭更多的是一个生产单位:除自我照料之外,经济活动和家庭生产占据了大部分时间。我国夫妻共处时间较少,娱乐休闲以看电视和休息为主,夫妻之间的互动性比较差。夫妻单独相处时得到的快乐低于夫妻二人与他人共处时得到的快乐。研究印证了“老来伴”的说法,即中国夫妻只有老了以后才有大量的时间互相陪伴。在一定程度上,我国婚姻关系的现状是经济功能甚于精神伴侣。
10.智能手机的使用存在“数字鸿沟”
2017年,不同人群在手机使用时间和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。城镇居民以及收入高、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,其手机使用时间更长,使用率也更高。手机的使用挤占了家务和睡眠时间,增加了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时间。
报告基于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(CTUS)数据,对中国大陆地区除新疆、西藏外的29个省份收集到的12,471个家庭(30,591名不小于3岁的家庭成员)的时间利用信息,进行系统分析。数据在全国、全国城镇、全国农村具有良好代表性。
1.我国居民劳动时间减少,休闲社交时间增加,生活品质提升
《报告》对比了2008年和2017年我国居民一天的有酬劳动、无酬劳动、教育培训、休闲社交和自我照料时间,发现其每天劳动时间(包括有酬和无酬)减少0.47小时;休闲社交和自我照料时间总共增加0.26小时,充分反映了我国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。
图1 2008/2017年中国居民各类活动平均时长比较(15-74岁样本)
进一步,《报告》将有酬劳动细分为工作、家庭生产(如务农)两类,发现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入,我国居民有酬劳动时间分配有了结构上相应的调整。其每天的“工作”时间增加了1.08小时,而“家庭生产经营”时间则减少了1.00小时。
图2 2008/2017年中国居民各类有酬劳动平均时长比较(15-74岁样本)
2 .四成工资劳动者有超时工作现象,有酬劳动时长居于世界前列
《报告》尤其谈到,2017年我国工资劳动者超时工作(净工作时间大于8小时)相当普遍,超时工作率高达42.2%。其中,非正规部门、低收入者、低学历者、制造业从业者、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的超时工作尤为严重。与14个主要国家相比, 2017年我国有酬劳动时长排名第一,比排名最后的意大利高出125%。这一方面表明我国居民就业比较充分,同时也表明我们居民的劳动强度高、生活压力大。
表1 2017年中国不同劳动者超时工作率
图3 各国有酬劳动平均时长比较(除标*者外,均为15-64岁样本)
3.女性从“双重负担”转向“回归家庭”
《报告》显示,2017年我国女性和男性的无酬劳动时长比例接近3:1。虽然劳动分工的性别差异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缩小,但总体上,与男性相比,女性一天的时间分配仍呈现“有酬劳动时间短、无酬劳动时间长”“总劳动时间长、休闲社交时间短”的特点。
此外,从2008到2017年,我国女性、男性的总劳动时间比由1.10下降到1.05,其中有酬劳动时间比由0.73下降到0.69,无酬劳动时间比由2.60上升到3.15。女性有了从照顾家庭、赚钱养家的“双重负担”向家庭回归的趋势。
表2 2017年中国居民分性别无酬劳动平均时间 (小时/天)
图4 2008/2017年中国居民分性别各类活动平均时长比较(15-74岁样本)
4 .学前和高中阶段,农村、低收入、低学历家庭的孩子学习时间更短
在义务教育阶段,不同家庭背景孩子的净入学率和学习时间差异不大。但在学前和高中阶段,农村、低收入、低学历家庭的孩子净入学率更低、学习时间更短。由此《报告》指出,义务教育向前、向后的延伸,应重点扶助弱势家庭孩子的教育,这将更有助于提升教育公平,提高代际流动性。
表3 2017年中国不同学龄儿童净入学率 (%)
表4 2017年中国不同学龄儿童学习时间 (小时/天)
5.儿童照料的“教育梯度”和“收入梯度”推动贫困的代际传递。
家庭对儿童人力资本投入的差异是代际传递的重要渠道。2017年,母亲学历越高,其未成年子女被照料的时间越长,而且儿童照料的构成和提供者越优化。与母亲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相比,母亲学历为大专及以上的儿童照料时间高出1倍,但教育照料时间高出3.3倍,父亲提供的儿童照料时间高出2.1倍。不同收入的家庭、城乡家庭的儿童照料也有类似的情形。贫困家庭儿童尤其是男孩,学习时间明显更短,贫困家庭面临较大陷入“贫困陷阱”的风险。
图5 2017年中国母亲学历不同的儿童照料情况
6.中小学生睡眠不足 率高达 49.1% ,应适当减负
数据显示,中小学生(尤其是小学生)严重睡眠不足。如果不包含午睡时间,其睡眠不足率高达49.1%。即使包含午睡,其睡眠不足率依然高达26.4%。学习成绩不是最好、写作业时间长的学生,最容易出现睡眠不足。对中小学生适当“减负”,确保他们拥有充足的睡眠,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。
表5 2017年中国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率(单位:%)
7. 大学生学习时间大幅下降,可适当提高学业要求,提升学生质量
与高中生相比,大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减少了3.60小时,降幅高达37%。从学习释放出来的时间,一部分被用来睡觉,更大部分被用于休闲娱乐,尤其是打游戏、体育锻炼和课外阅读。因此针对大学生,提高其学业要求,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,适当“增负”,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。
图6 2017年中国各年级学生学习和夜间睡眠的平均时长
图7 2017年中国各年级学生阅读、打游戏和体育锻炼的平均时长
8. 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,积极休闲时间成倍增加
2017年,我国不同人群的娱乐休闲时间差异不大,但娱乐休闲方式存在显著差异。城镇居民的阅读、健身、业余爱好等积极休闲时间明显高于农村居民,而看电视、休息等消极休闲时间低于农村居民。随着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,看电视时间大幅下降,而阅读时间成倍增加。
图8 2017年中国城乡居民休闲社交活动质量比较
图9 2017年中国不同学历居民阅读和看电视的平均时长(16岁及以上样本)
9. 中国式夫妻关系,经济功能甚于精神伴侣
当前,我国夫妻或家庭更多的是一个生产单位:除自我照料之外,经济活动和家庭生产占据了大部分时间。我国夫妻共处时间较少,娱乐休闲以看电视和休息为主,夫妻之间的互动性比较差。夫妻单独相处时得到的快乐低于夫妻二人与他人共处时得到的快乐。研究印证了“老来伴”的说法,即中国夫妻只有老了以后才有大量的时间互相陪伴。在一定程度上,我国婚姻关系的现状是经济功能甚于精神伴侣。
图10 2017年中国居民与配偶在不同活动上的时间利用状况(20岁及以上样本)
10.智能手机的使用存在“数字鸿沟”
2017年,不同人群在手机使用时间和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。城镇居民以及收入高、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,其手机使用时间更长,使用率也更高。手机的使用挤占了家务和睡眠时间,增加了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时间。
图11 2017年中国不同收入人群手机使用率
图12 2017年中国分受教育程度手机使用率